“宁”心聚力|荒坡披新绿 豆田绘振兴
2025-06-27 15:14:46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攸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付静 | 作者:攸县宁家坪镇人民政府张雨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17454

仲夏的宁家坪社区,200亩黄豆苗在微风中翻起滚滚绿浪,叶片上跃动的阳光映照着村民们忙碌的身影。这片曾被撂荒的山地,如今通过“天时+地利+人和”的创新实践,正蜕变为村级集体经济的“造血田”、脱贫群众的“增收田”。

应“天时”:科学种植抢农时

今年5月,宁家坪社区的地头热火朝天,大型农用机械在田间来回穿梭,支村“两委”带领村民们洒汗如雨,甩开膀子,土地深翻、起垄播种仅仅用了不到一周时间即已完成。“必须让黄豆赶在雨季前扎稳根!”社区党委书记王喜余在田垄间有序指挥。通过专家指导选定的郑1311品种,以抗病虫、周期短优势实现亩产预期400-600斤,预计可为集体创收10万元。大型农机与人工协作的春耕画面,成为“时间就是产量”的生动注脚。

借“地利”:荒山激活产业链

面对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的现状,宁家坪社区创新“三统一”(统一流转、统一管理、统一经营)模式,将分散的闲置山地集中流转,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。集约化经营不仅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,更为后期一二产融合发展奠定良好基础。曾经的“鸡肋地”如今每亩年租金50元,土地资源变现率翻倍提升。

聚“人和”:家门口的共富经

“除草一天挣100元,也不是很辛苦,比进城打零工划算!”脱贫户李春生的账本道出项目发展初衷。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为脱贫户等困难群众优先提供用工岗位,每年可带动脱贫户等困难群众务工增收5万元以上。在“集体主导+农户参与”机制下,村民既领租金又赚薪金,更能通过技术培训成为资深“土专家”,一举三得。

从“沉睡资源”到“活力资产”,宁家坪社区的豆田故事印证着乡村振兴既要抬头看政策“天气”,更要俯身接乡土“地气”。正如社区党委书记王喜余所言:“这把黄豆撒下去,长出来的是集体经济苗,结出来的却是党群连心果。”

责编:付静

来源:攸县融媒体中心
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
攸县新闻
成长ABC
攸视频
直播视频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